崆峒高手今何在?为何没有掌门人?
大多熟悉中华武术的人都知道“崆峒派”的名号,虽然觉得崆峒武术远不如少林、武当那样名头响亮,但也定是一门武林绝学。而且,中国武侠小说中关于崆峒派的记述不多,金庸大师甚至不为崆峒派掌门人具名,其笔下的崆峒五老更被江湖人称“最废柴”的高手,为这一门派平添了些许神秘色彩。
崆峒武术究竟是怎样一个武术流派?其弟子高手今安在?
事实上,崆峒武术是中国传统武术五大流派之一,可谓源远流长。从现有的记载看,崆峒派武术早于少林、峨嵋、武当等。《庄子》、《尔雅》、《史记》中都有记载:“空同之人武”。诗仙李白留有“世传崆峒勇,气派金风壮。”诗圣杜甫也曾赞叹:“防身一长剑,将欲依崆峒。”真正的崆峒武术不仅历史悠久,如今依然传承有序,众多高手如今依旧活跃在江湖。正如武侠大师金庸先生所说“崆峒武术,威峙西陲。”
奇兵制胜
“天下奇兵出崆峒”,正是雄奇俊美的崆峒山孕育了崆峒一派。甘肃省平凉市崆峒文武学校校长王镖介绍,相传在唐代,剑侠飞虹子西游瓜州(今甘肃敦煌)莫高窟观飞天壁画顿生灵感,归隐崆峒山而创崆峒派。
武侠小说迷都知道,崆峒派“七伤拳”名震江湖,虽然这套“绝技”伤人伤己,却完美演绎了“金毛狮王”谢逊的一生,成了他由人变魔、由魔成佛的象征。事实上,除了拳术、剑术,崆峒派武术最为人称道之处就在于“奇兵”——就地取材的兵器,判官笔、鞭杆、连枷、风火扇、拂尘、烟袋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生活、劳动工具,都可以成为克敌制胜的“奇兵”。
“崆峒派的‘奇兵’正是脱胎于古人的农耕工具,来自于我们祖先的生产劳动实践当中。”王镖说,崆峒派的“奇兵”并不属于十八般兵器,其形式各种各样、小巧玲珑,携带方便,不易被对手发现,交手中也往往能够出奇制胜。
81岁的岳起中老人是平凉市文化局的一名普通退休职工。他告诉记者,从22岁起,他就开始学习崆峒武术。“从年轻时习武到如今,我觉得身体健康、手脚灵活,记忆力比同龄人好得多,而且身体形态也好。”老人的拿手兵器是一杆长约1米多的大烟袋,舞起来虎虎生风。
59岁的李娟芳已经练习了6年多崆峒武术,她说自己原来有偏头疼、心率慢和肩周炎的毛病,练武后,“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了,而且越练越有信心。”她心爱的练武家什,是一根长笛。
掌派之争
在金庸的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我们被告知——少林派掌门人叫空闻禅师、武当派掌门人为张三丰、峨嵋派掌门人叫灭绝师太、昆仑派掌门人是何太冲、华山派掌门为鲜于通。
但是,对于崆峒派掌门人是谁,则基本就没人知道了。不是读者不够细心,而是金庸压根就没提过崆峒派掌门人的大号,读者不知道也就不足为怪了。
那么,现实中的崆峒派到底有没有掌门人呢?如果没有,是为什么?如果有,那又是谁呢?
崆峒派在对身份地位的称呼上有别于其他门派。例如,在一个门派,身份权利最高者,少林称为“住持”。王镖介绍,武当、峨眉等大多数都称为“掌门”,而崆峒派则称“掌派”或“掌派人”,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崆峒派有飞龙门、神拳门、花架门、玄空门等8个掌门,8个掌门是平级关系,不互相管辖,而比八个掌门身份再高一级的就是掌派了。
据说崆峒派掌派要求必须精练以上8门功夫,学全118种套路,能全部精练者为武学奇才,方能成为掌派人。没有这样的奇才,这一时期就没有掌派人。所以1000多年来,虽然崆峒派武学未断,但是掌派人却没有几个。
从唐代飞虹子起,到第十代掌派人燕飞霞2005年驾鹤西去,其中前九代侠踪无从考究,后人能记住的也就是通过口碑传下来的掌派人名字。
值得一提的是,燕飞霞去世后,将掌派人之位传给了自己的日本籍妻子——花架门掌门花舞影。从2005年起,崆峒掌派就成了“国际友人”。在花舞影和丈夫的共同努力下,崆峒派已经在日本建立了7个武馆,在国际武术界影响深远。
然而,从花舞影开始,掌派之争的新闻就不绝于耳。先是花舞影称丈夫将自己指定为崆峒派第十一代掌派人,后有平凉人白义海称燕飞霞指定自己为崆峒派掌派。如今,“80后”的平凉小伙陈虎又被称为崆峒派第十二代掌派人。对此,花舞影还曾在2010年发表声明称,崆峒派从未决定过第十二代掌派人。
无论如何,当地人都希望千年门派崆峒派尽快结束掌派纷争,继续弘扬和传播中华武术和传统文化。
面向未来
虽有掌派之争,但是弘扬和传播崆峒武术,促进崆峒文化发展这项事业,依然得到了当地有力的支持。在2009年,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投资1800多万元,在崆峒山脚下新建了平凉市崆峒文武学校,让崆峒武术得以有序传承。
“全校现有教职员工50人,学生330人,”王镖介绍,学校目前开设从小学至高中的12个文化课教学班,11个武术培训班,“孩子们在学校,在和普通学校的学生一样学习文化课的同时,也学习崆峒武术传统套路、散打、器械等武术内容。”
据了解,这所学校从1999年至今,已参加各级各类武术比赛、表演活动500多场次,荣获各级各类奖牌380余枚,培养出的学生有的参军、有的就业、有的继续进入大学深造,在当地树立了良好口碑。
12岁的杜佳琪来自甘肃庆阳,是崆峒文武学校六年级的学生,她告诉记者,选择这所学校就是因为学校口碑好、教学质量高,“我自己也喜欢武术,三年级就过来上学了。将来我想把崆峒武术发扬光大。”
王镖告诉记者,除了在文武学校传承崆峒武术外,这群崆峒武术传人和爱好者还自发组建了崆峒武术文化研究中心,平凉市也为这些武术爱好者提供场地,供他们切磋技艺、共同提高。
“近年来,平凉市依托崆峒山景区发展崆峒养生旅游,崆峒武术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平凉市副市长李生发介绍,“运动养生可以消解人们的亚健康生活状态,未来崆峒武术的独特强身健体功能和审美功能还会进一步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