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散打预赛“大变脸” 增加男团兼顾原级别
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武术散打比赛第一次预赛在河南省南阳市举行。作为全运会武术散打项目的第一次亮相,本次比赛也备受各方关注。
增加男团 兼顾原有级别
根据未来奥运会项目的增减以及国家体育总局对全运会进行瘦身的总体原则,第十二届全运会中武术项目金牌总数由第十一届的19枚减到12枚。其中,散打项目由原来的7枚减到5枚。本次比赛也是武管中心早前制定的5枚散打金牌方案的首次实战。
其中,女子52公斤级、60公斤级和70公斤级的三个小团体金牌保持不变;男子在单项上,保留60公斤级、75公斤级和90公斤级三个级别,并在原有基础上,增设团体项目,包括五个级别:56公斤级、60公斤级、70公斤级、80公斤级和90公斤以上级。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玉龙表示,这样的调整是经过综合考虑制订的方案,既要促进散打项目的发展,又要尽量兼顾原有的所有级别,达到稳定选手,调动各参赛单位积极性的目的。而从此次预赛看,王玉龙认为达到了预期。“目前看来运动员适应良好。并且由于各省市对全运会的重视,运动员无论是技战术还是临场表现,都有很大提升。”
安徽队选手张军勇也表示,团体赛制跟以往没什么不同,“但更加考验团队合作力和队员的临场心态。需要每个选手不仅对自己有信心,更要服从安排和计划,与团队共同努力。”
更多机会 首设二次预赛
此外,今年也是全运会武术散打项目首次设置两次预赛。除此次在南阳的第一次预赛外,还将于5月在黑龙江省鹤岗市举办第二次预赛。
大赛总裁判长刘玉福介绍,此举也是为了给更多优秀选手提供登上全运平台的机会。“散打是对抗项目,采取单败淘汰,只有一次预赛,太残酷也太容易造成遗憾。如果抽签强强相遇,很有可能一个优秀选手四年的努力就白费了。”出于给选手提供多一次机会,也希望让更多优秀选手相聚全运的考虑,武管中心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前提下,决定增加一次预赛。
按照第十二届全运会的总体规程,获得武术散打项目团体和个人预赛前12名的选手将晋级决赛。因此,在两次预赛中,获得第一次预赛前8名的选手将直接进入决赛,前4名入选决赛种子。而其余选手还可以在第二次预赛中,继续争夺剩余的4个名额。
二次预赛的赛制,也让在此次比赛中“遗憾落马”的选手有了缓冲希望。刘玉福说,“像安徽的女子团体,抽签首轮就遇上了河南队,非常可惜,还有北京队的黄磊等等。有了二次预赛,他们也可以利用这个机遇,重新养精蓄锐,再次对全运会发起冲击。”
内外改观 服饰护具大“变脸”
如果说,赛制和设项的改变还不是最直观的话,那么对阵双方服饰、护具由“红黑”变为“红蓝”,绝对是视觉上的最大冲击。王玉龙笑言,这种改变是“受到媒体的启发”。“现在社会、媒体对散打的关注度很高,不论是电视画面还是报纸杂志,甚至现场观看比赛,黑色的效果都不太好。在配色上进行全新尝试,也是为了增加比赛的视觉美感。”
美化的不仅是外在,更是内在。据了解,此次采用新器材选取了新型材料,比原来的护具更轻,抗击打能力也有所提升,能够减少原来三分之一的冲击力。此外,出于安全考虑,中心在拳套的重量和手套、护头的具体形制上也有所改良,特别加强了对两腮和手腕的保护。
严抓赛风 保证公平竞赛环境
同时,武管中心下大力气研发的即时打分系统,也展开了“首次全运之旅”。据了解,这套打分系统“第一强调即时打分,第二强调公开示分”。王玉龙表示,由于散打比赛打分记点又不可重现,手动打分容易造成记忆遗忘,从而影响比赛,“即时公开打分,是为了保证打分的准确公平,也是公开接受各参赛队、媒体和社会各方的监督。”
此外,为了保证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中心还在赛风赛纪上严格把控,层层签订相关责任书,尤其对裁判进行了严格的管理。一方面,组织专门的学习培训、考试上岗,并在比赛中全程执行封闭式管理。一方面也制定了完善的选派制度。据介绍,目前散打比赛包括总裁判长、裁判长、主裁、边裁等在内的所有裁判,均由赛前抽签产生,并针对可能发生的问题,采取了相关回避和临场调整制度,“哪怕只有一场中的一局打分有问题,我们也会立即调换”。王玉龙说,所有措施办法,目的都只一个“保证结果的公正性,为运动员公平竞赛创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