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策“八步十三刀”刀诀公布 精妙奇绝凶猛迅捷
张策传下的“八步十三刀”
文/符兆义
笔者按:近来有不少武术界的朋友来信,就流传于网络的“张策系后人所练通背刀”视频的诸多有关事宜向我询问。武友们的几个主要疑问如下:为何网络视频中的“通背刀”招式简单,与祁家通背拳传人单长文先生所练之刀——“八步十三刀”相去甚远?张策系现在的后人还能否完整演示通背门中“刀”、“枪”、“手”,三绝艺之一的“八步十三刀”? 视频中所用之刀为苗刀(式样),与我所练的通背刀是否相同(同门师侄孙玉奇在《国术论坛》上发表的文章《充实的一天》中提及笔者通背刀练的好,且使用亲手用竹子制作的通背刀、剑)?真正的通背刀是啥样?现就我所承袭的张策系(太极)通背拳械“八步十三刀”之内容与传承情况分述如下,以报广大武友关注之情。
一、张策大师当年曾以“善刀”名震一时
张策大师享有“臂圣”、“铁鞋”美誉,更以“善刀”名震四方。其刀法为“飞刀陈庆”所传,后又和师兄王占春一起经数年反复磋磨,终于形成了有着自己独特风格且达炉火纯青之境的精绝刀法。《张策小传》一书中记述:单刀是张策的拿手绝技,曾以“善刀”名震一时,“四方名士”每与之较,刀必落地。有位以善花刀著称的刀客来访张策,上门执意比刀,张策推辞不过,两人便在院中动手过招,招来的围观者把院墙都爬满了。时值盛夏,二人均身穿白衫,两口单刀上下翻飞,银光闪闪。数个回合后,张策纵身跳出圈外,回头笑着对来客说:“还比吗?”来客不解,愣神之际,围观者有人告诉来客:“脱下衫子看看吧。”来客用手往背上一摸,原来后背衣衫已被挑破多处而自己竟丝毫未觉,于是大惭而去。
1983年10月,《武门精粹—青年武术特辑(1)》(内蒙古青少年杂志杂志社出版)中刊载由符懋堃,徐永祥口述、南仆整理的文章《“臂圣”——张策大师》一文,文中亦有此则记述。
一代吴氏太极拳大师吴图南当年因慕张策大师刀法精绝,也投在门下修习,并在他所撰写的《国术概论》中称赞到:“光绪初,有张策者,字秀林,直隶香河人也,精通各家拳法,为人慷慨好义,性谦和,闻陈之名而往受业。未几,陈卒,复从师兄王占春游,切磋琢磨,历时九载,而技始成。山、陕、燕、赵之地,未有出其右者,其平生以刀法最精。四方有名士,每与之较者,刀必落地。而人与谈技击,辄以不会应之,从未见有得色也。后居北京,授徒颇多,如韩占鳌、周景海、强云门、王仲猷。著者于民国二十二年夏始遇先生于首都,畅谈刀法之理,妙不可言,恨相见之晚也。于是由吴鉴泉介绍,而拜先生之门。只因时间仓促,仅学刀法之应用,未暇及于拳、剑、枪。至今忆及之,未尝不五中怅然也!”。
二、张策“八步十三刀”的传承、刀样、特点、内容及刀谱
(1) 传承
张策大师择徒极严,且因材施教,所练刀法又过于诡异霸道,出手见血,招招毙命,因而只择其门下弟子少数几人分别传授,且师兄弟间也互不相知。笔者伯父符懋堃,十二岁即投在张策大师门下习练通背拳,深受张策大师喜爱和器重,曾被赞誉为“盖京东”(因伯父是京东三河县人氏),是得张策所传“八步十三刀”的少数几个弟子之一。
笔者有幸从伯父处继承了全套刀法的演练及实战用法,多年来早晚研习未敢懈怠,使得张策系“八步十三刀”刀法在北京得以完整传承。本系刀法传承:陈庆→张策→符懋堃→符兆义。
(2)张策系所用通背刀样
张策系所用通背刀不是一般的单(花)刀,也非苗刀,更不是东洋刀,而是在清官刀的基础上将刀身稍加宽,刀背稍加厚,刀把稍加长,刀尖改为剑尖。
这其中原委有二:
1、因张策师兄王占春艺成之后入宫当差,供职为清廷内府银库带刀侍卫,所配之刀为清官刀,此种刀,刀身直长,轻巧实用,张策见后非常喜欢,试过之后觉得即轻巧又实用,而当时的社会背景又不允许百姓擅用宫廷御用兵器,因此为了和官刀有别,做了如上改动。
2、把刀尖改为剑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实战中反劈刀之用,也即挽手刀,一般单(花)刀,挽手主要用于挽刀花,而通背刀的挽刀是为回挂(挽手)后用刀背回劈,因刀背无刃,而劈又必需用刃,无刃回劈为“磕”,有刃之劈才为“劈”,将刀尖改为剑尖(见刀样图b),就非常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剑尖双面是刃,无论正反劈均可。这也是前辈大师的高明之处,因原传的通背刀文革之中已上交,刀样图a是本人用竹板仿制的刀样。
(3)独特之处
张策大师的刀法精妙奇绝、凶猛迅捷,展现的是本门通背拳大劈大挂的风格,且招法独到,从内容名称上讲与祁家通背现传“八步十三刀”基本相同(祁家现传八步十三刀为张策师兄王占春所传)只是演练风格劲法及某些招法的演练有所不同,现择两例分述如下:
1.拖刀上场、抽刀起势
张策系八步十三刀法实用性极强,即便是演练也是如此。一般刀法演练多是左手抱刀上场,右手接刀起势,而张策系刀法却是拖刀上场,抽刀起势,这完全是为训练实战意识,就如同侍卫左挎刀而立,左手扶于刀柄之上,突遇敌人来袭,本能地抽刀即可抹向对方脖颈,不用换手就可收稳操胜局之效(见图1、图2)。
张策通背刀,刀把稍长是为抽刀换手之便,就这一特征,可说是识者寥寥。笔者多年来曾与多人进行交流,唯有在和祁家通背拳第六代传人田祥大师之徒孙戴振川先生交谈时,戴先生提到其父戴星垣老先生在世时,曾言日后若见到通背门中“提”(拖)刀上场之人,必是得到通背刀法正传之人,要另眼看待,加以尊重。由此可见戴先生也是得通背刀法真传之人。
2.上步七星递手进
一般刀剑演练在做七星式演练时多为卧(歇)步,双手呈十字交叉状,而张策系刀法在做七星式时却用上步递手之法,即右手立刀外旋里滚,向左肩外挂刀,同时左手前穿探掌(递手至对手小臂处),不停顿上右步,用分背劲左掌手心朝下向左后捋带,右手刀里旋向前,向右平刀横抹。
练时如此,用时亦然,实战中遇敌右手持兵器向我劈面砍来,我右手立刀外旋里滚,将对方兵器挂封于我右肩外(此为外门藏身,亦叫刀里藏身)。挂刀同时上左步,左手俯掌前穿,递进至对方小臂处,对方兵器被我封至外门,因双方距离太近,我左手也已搭在对方小臂处。对方撤手换招已无可能,为防我反刀平抹,唯有左手推挡右小臂。我虽可左手捋夺对方兵器,但右小臂被对方推住,必成双方相持状态,此时我需用本门独特劲法之“三背法”中的“分背法”将双背向左右平分拉开,对方推档我右小臂之手就形同虚设了(对方推不上劲),我借分背之力,左手回捋对方兵刃,右手刀里旋外滚向前,平刀抹击敌脖颈,此时对方只有弃刀落败(见图3、图4)。
(4) 张策系八步十三刀的内容
八步十三刀是由八种步法、十三个刀(劲)点、三十六招法、五十八个式子组成的通背拆刀套路,故称八步十三刀,为通背门中“刀”、“枪”、“手”三绝技之一。张策系所传的八步十三刀是张策大师在习练实战的过程中,经过苦心求索,不断总结、提高、精练、完善后而成。虽名称仍为八步十三刀,但风格更加独特,内容更加丰富。内容上沿用了原始八种步法和三十六招法,但对刀(劲)点进行了大胆的丰富增加。原传十三刀的刀(劲)点为:1.劈、2.崩、3.撩、4.扫、5.搓、6.抹、7.拉、8.挂、9.点、10.砍、11.圈、12.压、13.刺,新的刀法增加了滚、推、格,拍、划、横、拔、提、磕等刀(劲)点。后加上的刀(劲)点主要用在实际格斗中,现就其中“滚”、“推”两个刀(劲)点为例释解如下:
1、滚,取翻滚之意。是由通背拳中“劈搧”手法演化而来,实战中无论对手器械向我扎或砍,我上右闪战步,右手刀由右上向左下后手臂外旋里裹“滚”劈,劈后不停顿,随即手臂里旋外滚,沿来时方向反向推抹对手头颈(见图5、图6)。
2、推,推有平竖之分。平推,对方器械向我中路扎来,我向左闪战步,右手刀随步稍向左前方上提,即用刀背向右下回挂对方器械,挂后不停顿,随即用刀刃平刀贴对方兵刃压刀前推,对方唯有撒刀后撤,若稍迟手腕必伤(见图7、图8)。
竖推多用在刀套演练中,如夜叉探海后的落步推窗望月(见图9、图10)。
用“滚”“推”两个刀(劲)点为例释解,还有一事不得不提,1984年伯父来京,我随伯父一起前去拜望百岁之年的吴图南师伯,寒暄之后自然提到张策大师传刀之事,吴师伯在说到其在内家功法的基础之上,融入张策大师所传通背刀法所创的“内家拳太极功玄玄刀”时,就特意提到了把策爷所传十三个刀(劲)点以外的“滚”、“推”两个刀(劲)点做了突出体现,仅推窗望月一式就反复用了三次,以示对策爷传刀之情的谢意(注:56.com 上“吴图南所传太极拳、刀、推手”视频中画外解说明言“内家拳太极功玄玄刀是在内家功法中溶进了通背大师张策所传通背刀法所创)。
(5)张策系八步十三刀(谱)诀
此套通背刀诀(谱)是笔者在老刀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练功实践和体会总结出来的,虽然由于水平所限,文字从雅致工整上考究尚需推敲,但此诀既保留了老谱丰富的内涵,又突出了每一招式的用法和演练特点,朗朗上口,易学易记,避免了记混、漏记的弊端,只要稍加用心既可迅速学会记牢。
起式:开步拖刀场中站,反手抽刀为起式;1、日绕山头扎太阳;2、浮云起落右突刺;3、垫步劈刀;4、虎爬山;5、肋下一锥取人魂;6、七星式法连左步;7、白虎洗脸旋后拉;8、拗步压刀转身劈;9、轰雷暗发向回挂;10、辘轳斜肩两劈刀;11、摘星刀法;12、横刀势;13、刺刀之后;14、风扫雪;15、压刀式后;16、龙掏心;17、蛟龙翻身连环劈;18、黄龙掏心刺一下;19、白虎入洞左右挂;20、返劈倒碾要旋身;21、雄鸡上岭点两下;22、斧劈山门右旋劈;23、滚手撩阴;24、背刀式;25、十字披红;26、反劈刀;27、举火烧天左提膝;28、双挽插花左右翻;29、闭门铁扇分前后,先压后跳前劈刺;30、回跳劈刀前突刺;31、联珠箭法转身刺;32、向回一捞为蓄势;33、打马抽鞭侧蹲削;34、闭门一炷香扬刀;35、垫步撩刀顺扫叶;36、七星式后横崩刀;37、青龙出水横劈刺;38、狮子摇头斩敌首;39、乌龙摆尾在腰间;40、似蛇塌地就塌地;41、白马剪蹄崩刀刺;42、携琴访友扬后插;43、龙女捧珠走高位;44、蜻蜓点水右提膝;45、黄龙外滚反压刀;46、展臂直刺鸡上岭;47、斜提出鞘转身挂;48、圈刀法后一带撩;49、带还刀法;50、抱刀势;51、提撩刀后;52、背刀势;53、十字披红;54、接探海;55、落步推窗就望月;56、反劈刀后前点刺;57、鹰翻旋肚弓步刺;58、撕撩刀后就收势。
本套刀法套路由三十六至五十八个式子组成,可因演练者自身条件而定,基本招法演练完最少三十六个式子不能再少,而多者可重复或增加过度招式而增至五十八个式子。动作演示符兆义
作者简介;符兆义,北京人,现年56岁,系太极通背拳第三代传人,师承其伯父——“臂圣”张策的得意弟子、著名武术技击实战家符懋堃。系统继承了本门拳械套路的演练及散手技击实战技法,对“左把大枪”、“通背刀”、“通背双手剑”、“短棍”等器械尤为钟爱。善使“引手搧掌”、“斩手拍掌”、“劈砸锤”等重手法,风格大劈大挂舒展大方,以开展快速著称。近年来多次在《武魂》等杂志撰文宣传介绍本门拳械的功理及演练方法,并公开义务传授本门拳械技法,受到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