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赛比分虚高背后 裁判判罚尺度松得有些离谱
或许是前不久刚在俄罗斯远东哈巴罗夫斯克观摩了第32届康斯坦丁国际拳击赛的缘故,在贵阳举办的2011年中国拳击公开赛上,笔者感到反差最大的就是裁判的尺度远比康斯坦丁国际拳击赛要松得多,比分有时候甚至高得有些离谱。因此,无论是从打造三星级的中国拳击公开赛品牌,还是从今年9月末阿塞拜疆拳击世锦赛和明年伦敦奥运会竞争的角度讲,似乎都弊大于利。
今年是国际拳联实行新的计分规则第一年,由原来5位电子计分裁判中,至少有3位同时按动得分键,其得分才被视为有效,到变成5位计分裁判根据拳手出拳是否有效打出的相同或不同分数后,取中间最相近的3个数的平均值。说通俗一点就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
与原来相比,新规则的好处除了更多的鼓励进攻外,裁判独立打分的权利得到更充分的尊重,而不需要“迎合”至少其他两位裁判的认同。为此,俄罗斯国家青年队总教练菲利普认为,这种计分方法使拳击回归到本质,但对裁判对拳击精髓的认识理解要求更高了,即什么才是真正的清晰有力的得分拳。
在哈巴罗夫斯克国际拳击赛上,裁判对得分拳的认识比较一致,打分尺度掌握很紧,在我们看来许多很清晰有力的重拳都得不到裁判的认可,大部分比赛的最终比分在10分以内,超过20分的很少。
对此,菲利普认为,这就是新计分规则与原来最大的不同,即裁判更看重拳手出拳的质量,即有相当力度的清晰有力,而非像以前那样强调击中对手的次数,重新回归拳击的本质:力量与对抗。
而在本届中国拳击公开赛上,15分以上的比赛非常普遍,其中很多都超过了25分,不少甚至超过了30分。给人留下了“挥拳就给分”的负面印象,拳手的高得分“含金量”明显不高,甚至“贬值”。
必须指出的是,裁判在打出虚高比分的同时,对中国拳手似乎也特别“照顾”,在许多人看来都算不上清晰有力的进攻都给分了,而对国外拳手就显得特别吝啬。应该说,这种现象并非个例,而是较多。
例如,在女子
谈到马里埃决赛时的表现,基特尔认为她与董程的实力和水平非常接近,结果不应该相差那么大。其中,马里埃第3回合几次有效进攻裁判都没有给分,但作为教练他对马里埃的表现很满意。
客观讲,这样有“水分”的比分对提升中国拳手的水平和自信不仅没有任何帮助,甚至有害。教练和拳手心里都清楚,它会误导教练和拳手,还有相关的领导,以为这就是中国拳手的真实水平。而一旦在世锦赛和奥运会的拳台上,中国拳手还能如此轻松得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诚然,由于执法本次公开赛的裁判绝大部分来自国外,中国裁判只有两名,似乎这样的结果与我们无关,但我们应该保持清醒头脑,心里要有数。外国教练、拳手和裁判在贵阳享受到了很好的待遇,出于感谢或情感原因,在打分尺度上对东道主拳手相对松一点儿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拳击最起码的得分标准和评判底线是不能无限越过的,否则我们就会受到惩罚。
当年韩国拳击曾辉煌一时,在1986年汉城亚运会上竟包揽了男子全部12个级别的金牌,险些在代表团金牌总数上超过中国。包括两年后的汉城奥运会及韩国举行的一些国际比赛,韩国利用东道主及贿赂裁判方式,只要是韩国拳手在拳台上不被击倒,那么最终胜者肯定是韩国人。结果,其他国家不再和韩国玩了,韩国拳击水平从此一落千丈。
目前,贵州正在打造国际拳联最高的三星级中国拳击公开赛,它不仅要求赛事奖金高,还必须有若干名世界排名前列的优秀拳手莅临。如果我们不能保证比赛的客观公正,外国优秀拳手今后也许就不参加中国拳击公开赛了,最终受害吃亏的还是我们。